WFU

【醫生診間心情語錄】

                                                                               詠恆中醫粉絲專頁8/2貼文



幾天前,一位小小的患者遞給我一張剪影,
笑嘻嘻地說:「醫生你來猜猜看,這是什麼?」

我接過那張圖,看著那陌生的線條輪廓,
腦中翻攪出無數個答案——大象?老鼠?火箭?
猜了十幾種,卻怎麼也對不上。
他笑得更開心了,最後揭曉答案:
是一隻老鼠躺在起司做的月亮上,
蓋著星星的棉被,旁邊還有一顆小星星陪伴。

我當場愣住了,因為這個答案,是我無論如何都無法預見的。

而這一刻,讓我想到人生。

我們以為我們看得清,看得遠,看得透;
以為只要準備周全、思慮縝密,便能掌握全局。
但其實,我們所理解的,不過是剪影中的一角,還未見全貌。
正如心理學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所說,
人類常常高估自己的直覺與判斷,而低估環境與未知的變數。

就像有人看到一位美女牽著一位其貌不揚、穿吊嘎、禿頭的男子,
會在心裡嘀咕:「這世界真不公平。」
直到他們走進一棟豪宅,開著一輛勞斯萊斯駛出,
你才驀然明白,原來故事的後半段你還沒看完。

這便是我們常陷入的「認知偏誤」——以局部判斷全貌,以片段推論真相。

佛教中提及「因果」與「無常」,
說明我們所遭遇的每一件事,皆有其來處與去處,
只是我們人類的眼界有限,看不到三五百年的積累,
只盯著眼前的三五秒起伏,便急著下結論。
這種短視,也是一種心理學所謂的「近因效應」,
我們太容易被眼前的情緒與現象左右,而忘了整體人生是一場拉長的旅程。

因此,有時候當你覺得人生不公平,
其實只是因為劇本還沒演完;你猜不透的,不一定是命運對你不公,
而是你還沒看到整個圖案被翻過來的那一刻。

學會等待,也是一種智慧;
學會尊重未知,也是一種謙卑;
學會在模糊與不確定中微笑,也是一種成熟。

也許,人生最動人的,不是看穿一切,
而是在猜不透的剪影中,依舊懷抱溫柔與信念,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