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讓身體年輕10歲是夢嗎?反轉早發性停經/提升AMH 是怎麼做到的!!

 作者:許君詠醫師 詠恆中醫診所



AMH1.62是大約三十多歲左右的卵巢年齡,受孕機會仍佳,而AMH:0.04是大約50歲的卵巢年齡,這個數字99%以上需要借用他人的卵才能受孕,現代社會因環境污染、塑化劑,化工食品加速身體機能衰退,停經,這件事來的愈來愈早…




【什麼是AMH】

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nti-müllerian hormone,簡稱AMH,是一種雙醣化蛋白,早期生長濾泡(early developing follicle),如primary and secondary follicles、early antral follicle,在發育過程中的粒細胞會分泌AMH,可以抑制原始濾泡(primordial follicle)生長,也能抑制FSH,使得大部分正常女性每個月排出1顆成熟卵子。(好複雜…>"<)

簡單的說啦,AMH是由卵巢中未成熟卵子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因此卵巢的小卵泡數目越多,血清AMH濃度就越高;反之,AMH值就越低,科學家以它來作為評估女性體內可能還剩下多少卵子,AMH可以預測卵巢中卵泡的庫存量(ovarian reserve)的指標之一,可以用來預測懷孕率。

但,近期研究中,不少結果顯示,AMH並不能作為女性自然受孕機會的可靠指標,同時AMH亦有回升之可能。


PubMed上很多期刊和國外的研究報告都有提到,例出幾篇我之前看過的,有興趣的大家自己看看囉(備註1)~


一般AMH低於1時就已算是卵巢衰歇,到了0.5以下生殖中心會建議患者考慮借他人卵來做試管(費用約50-100萬)



【女生有多少卵呢?】

女孩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大約會生長600~700萬顆卵,在出生時,大約剩下100萬顆,經過每年約1萬多顆卵左右的逃汰,在青春期(育齡期開始)大約剩下30~40萬顆卵。女孩會在每次的排卵大約會生長15-20顆卵,由中篩選排出一顆卵泡.一個月經週期中大約會耗損50-100顆左右的卵泡(詳細生理學有興趣的自己看所附的研究文章吧…)。女生一輩子大約會有400多次的月經週期,也就是大約花掉八千至最多5萬顆卵子。


剛剛有提到青春期女孩有大約30-40萬顆左右的卵,也就是其中另有20~30萬顆卵子是儲備容量



這有點像是我們國家會有正規軍和「後備軍人」的概念,比如以色列的軍隊16萬人,就是帳面上看到的(可驗到的數值),但以色列的後備軍人卻有70多萬,在真正發生戰爭時,可動用的真實人數其實接近100萬人。

我們的卵巢功能和卵泡,其實也有儲備的實力,但要用正確的方式活化之。

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articles/9118-female-reproductive-system
www.healthline.com/health/womens-health/how-many-eggs-does-a-woman-have#eggs-at-30



【AMH利用中藥提升的可能機理是什麼?】

前面有提到了我們身上的卵泡有數十萬顆的儲備容量,重新活化這些身體尚未用到的機能,就有可能重啟卵巢的功能。說到以「後備軍人」為例,大家也可想想近代歷史,以色列建國戰爭(以阿第一次戰爭)、贖罪日戰爭(以阿第四次戰爭),當以色列軍人由數萬人被打趴到只剩六千人時,全世的「專家們」評估的以色列即將亡國時,後來竟然可以逆轉情勢贏得戰爭,靠的就是【動員後備儲存】的力量,



而在詠恆中醫診所,以經至少上百例以上的經驗,可以證明過低的AMH可以提升,甚至可以數十倍的提升,其實也是在【動員後備儲存】的卵巢能量。

「借卵」其實就是一種最後的「投降」,在不孕症這場與「身體」和「時間」的戰爭中,用對方式,您的身體其實可能有足夠的潛力,提升自己的卵巢功能,受孕能力,就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為何在西醫學的評估中,卵巢衰歇無法逆轉?】

在不同的餐廳,您會得到不同的食物,一個五星級米其林的餐廳,可能會做出一份絕頂的威靈頓牛排,但當您問主廚:「我想要吃佛跳牆、滷大腸、小籠包時」,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抱歉,世界上沒有這些東西,而且,豬的內臟是不能吃的…」。確實,在西方國家覺得吃內臟實在太噁心了,但上述這些美食可能在我們隔壁的「黑白切」或「中餐館」就有了。

同樣的道理;這世上有沒有讓AMH提高,卵巢活化的方法呢?在西醫的觀點中,AMH是不可能提升的,一般遇到卵巢早衰的病患,只能建議他們服用營養品,如:肌醇、DHEA、葉酸…,這些都是「食品」,不是「藥品」,藥品是可以「治療疾病」,而食品多為保健效果。

簡單的說,西藥是沒有處理卵巢早衰的藥品,而這剛好就是詠恆中醫的強項,詠恆中醫診所就像很強大的中餐廳,雖然不會做出威靈頓牛排,但就是可以做出五星米其林西餐做不出來的美食。(喂,以上只是比喻,不要真的來診所點滷大腸、小籠包喔),




這裏沒有在批評那一種醫學(中醫VS西醫)的好壞,而是就事論事的討論,每一種醫學有其不同的專長領域,中醫也無法像西醫一樣的開刀,這就是西醫的強項。而在卵巢早衰剛好就是詠恆中醫的治療強項。

就像詠恆中醫專門處理的「重症肌無力」,但西藥除了類固醇和大力丸之外,有時效果不佳,但詠恆中醫卻可利用中藥等,極佳的處理「重症肌無力」。
找對地方,用對方法,就能找到成功之路。


【上面數值差這麼多,有沒有可能驗錯呀?】


聯合檢驗所(Union Clinical Laboratory,UCL),是全台最大的連鎖檢驗所,有全國認證基金會(TAF)醫學認證,台北總部有全台灣和全東南亞最長的實驗室全自動化軌道系統,台灣許多知名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如林口長庚醫院,台大醫院等,有些檢驗項目無法做的,也都是送到聯合檢驗所UCL化驗,算是很有公信力的檢驗所。

上述患者的AMH資料,已經主動送台北檢驗總部複驗二次,確定一年前之AMH:數值為0.04,經過詠恆中醫調理後,AMH數值為1.\62(新竹中醫醫藥大學醫院,亦是外送給聯合檢驗所複檢)。

所有的檢驗都無100%的準確,但經過多次複驗,其可信度應該是很好的。


【化不可能為可能】

李昌鈺,貧困家庭長大,只選免錢的學校念(海洋大學/中央警官校),在美國時從僅剩下五十塊美金到只用兩年完成四年的大學課程,再到打破美國歧視有色人種的玻璃天花板當上史上第一位出任州級警政首長的華裔人士、鑑識科學權威人物…,他說:「你也可以化不可能為可能!不可能達成的夢想、不可能突破的僵局、不可能偵破的刑案,…千萬不能因為別人說不可能,就宣告放棄!」

在相對論之前,數百年來人類不是一直相信時間是無法改變的嗎?但其實時間,改變甚至逆轉。很多事情,一直存在,只是我們尚未發現或尚未普及而已。

很多事情其實是自己的局限的思想限制了自己,用對方式,其實另有成功的路,等待我們圓夢。



備註1

1) Herbison AE (2016) Control of puberty onset and fertility by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neurons. Nat Rev Endocrinol 12:452–466

2) Rotterdam ESHRE/ASRM-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 (2004) 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Fertil Steril 81:19–25

3)Azziz R, Carmina E, Dewailly D et al (2009) The Androgen Excess and PCOS Society criteria for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he complete task force report. Fertil Steril 91:456–488

4)Azziz R, Carmina E, Dewailly D et al (2006) Criteria for defining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s a predominantly hyperandrogenic syndrome: an androgen excess society guidelin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91:4237–4245

5)
Boehm U, Bouloux PM, Dattani MT et al (2015)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European consensus statement on congenital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Nat Rev Endocrinol 11:547–564

6)Dwyer AA, Quinton R, Morin D, Pitteloud N (2014) Identifying the unmet health needs of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using a web-based needs assessment: implications for online interventions and peer-to-peer support. Orphanet J Rare Dis 9:83

7)Teede H, Misso M, Tassone EC et al (2019) Anti-Müllerian hormone in PCOS: a review informing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Trends Endocrinol Metab 30:467–478